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2010年度戲劇公演
時間:6/5(六) 18:00入場
地點:東華大學校本部演藝廳
劇名:Suddenly, Last Summer (夏日癡魂), by Tennessee Williams
本劇憑票可先行入場,免費索票。
索票請洽:
校內:英美系辦(文學院3F)
志學:9803 空間
花蓮市區:聲子藝棧
※此劇為英文演出,現場舞台兩側備有中文字幕同步放送。
※官方部落格:http://blog.yam.com/NDHUeng2010dpt
5/29/2010
5/28/2010
【英史】Questions for D. H. Lawrence's The Virgin and the Gipsy (deadline: 6/6, 12 p.m.)
Choose one from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to write an essay. Cite texts to support your argument.
1) The story of the Lady of Shalott is used as an intertextul allusion in The Virgin and the Gipsy.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citation?
2) The followings are said to be the recurring themes of Lawrence's work: the war between conscious, mental puritanism and unconscious, primitive sensuality, the contest for a woman between a supercivilized man and an inarticulate man of organic earth, antagonism toward authority, degradation of the man whose sterility is caused by an industrialized society, and the search for the potential powers of a subconscious mind.
Identify at least one above-mentioned theme(s) in The Virgin and the Gipsy and explicate it/them.
5/25/2010
【文讀】different views of history (deadline: 6/2, 12 p.m.)
As a poet laureate, Tennyson made himself the spokesperson of the glory of his period. "Ulysses" can be said to be a poem praising the triumphant ascendancy of his era. However, when we bid farewell to the Victorain era and move forward to the 20th century, we can detect the changing view of history in many modernist poems, for example, in W. B. Yeats's "Leda and the Swan" or "The Second Coming."
Compare and contrast Tennyson's "Ulysses" and Yeats's "Leda and the Swan" (or "The Second Coming"). Describe their different views of history as demonstrated in their poems.
Compare and contrast Tennyson's "Ulysses" and Yeats's "Leda and the Swan" (or "The Second Coming"). Describe their different views of history as demonstrated in their poems.
5/20/2010
英美系專題演講:陳俊志《美麗少年的彩虹紀事—紀錄片創作與同志生命》
《美麗少年的彩虹紀事—紀錄片創作與同志生命》
講者:陳俊志
時間:99年5月24日(一) 14:00-17:00
地點:壽豐校區文學院A207室
講者簡介:
陳俊志,紀錄片導演,關注弱勢議題,向不義戰鬥,用文字和影像實踐社會運動。作品有《不只是喜宴》《美麗少年》《玫瑰的戰爭》《幸福備忘錄》《我的愛滋朋友》與《無偶之家,往事之城》《酷兒舞台》和《沿海岸線徵友》。常上街頭及媒體為同志議題發聲,作品社會性強烈,《美麗少年》登上華納威秀及學者全球影城,創下新高票房,獲頒1999年台北電影獎商業類年度特別獎,2000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觀眾最愛獎。歷年來作品獲邀參展於國際同志影展,亞美影展,山形影展,新加坡影展,福岡影展。2005年作品《無偶之家,往事之城》記錄中老年同志的人生滄桑,創作了繼《美麗少年》《幸福備忘錄》之後的同志三部曲完結篇。2006年獲邀拍攝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開幕片系列之《酷兒舞台》,2007年改編詩人鯨向海的詩作,拍攝影像詩短片《沿海岸線徵友》。
2007年,以台美移民家族史寫作計畫《台北爸爸,紐約媽媽》獲得台北文學獎寫作年金首獎。
2008年,以高樹少年死亡事件為本,寫作《人間‧失格》,獲得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
陳俊志導演拍攝之性別紀錄片,這十年來除了參展邀映於國內外主要影展,與其他台灣紀錄片最大的不同是,最重要的是其系列性別紀錄片是長期致力於促進校園內外的性別教育,十年來巡迴映演於國內各級學校,從小學到大學、研究所,在性別教育週、教師研習營、或全校週會採取單片放映暨專題演講方式。
2006年,國立暨南大學首度以導演專題的方式,在校園內以一週的時間邀映陳俊志導演的所有作品,成功\舉辦了陳俊志影展。
2007年,日本的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以及日本大學,也舉辦了陳俊志導演的專題講座。
2008年,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以及國立成功\大學,又以「文化創意產業」及「性別多元影像」的切入點,配合大學內相關科系,舉辦一週放映完整作品之陳俊志影展。
2008年12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C Berkeley)東亞研究所,邀請陳俊志導演及他的性別紀錄片於「中國新媒體─紀錄的衝動」(New Media in China--Documentary Impulse)國際論壇發表,造成轟動。
2009年8月,陳俊志導演以副教授資格,應聘為國立中正大學駐校藝術家。
美麗少年電影工作室為紀錄片導演陳俊志創立之獨立製片電影工作室,自1997年拍攝製作第一部性別議題紀錄片《不只是喜宴》迄今,已完成八部性別議題紀錄片,表列如下。
歷年累積之作品觀影人次── 電視播映,影展放映,校園巡演,網路youtube傳閱\,加上戲院上映── 十年來八部影片,國內國外估計超過數十萬人次以上。1999年《美麗少年》登上華納威秀院線上映,以紀錄片締造當年國片票房第三名的佳績。以性別影片開創台灣紀錄片新局,開啟了日後《翻滾吧男孩》《無米樂》《生命》紛紛登上戲院的台灣奇蹟。
美麗少年電影工作室/陳俊志導演歷年製作拍攝之紀錄片作品參展及映演紀錄:
沿海岸線徵友 Fragile in Love (12分鐘)2007年
2007年公共電視「影像詩」系列作品之一。入選2007年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詩人導演鴻鴻評論此片為,「陳俊志以男同志的戀情與胴體,對應鯨向海的抒情詩行,可視為有意的誤讀,也可視為詩中潛意識的挖掘與翻譯,卻成就可比美法斯賓達《霧港水手》的同志意象。」
酷兒舞台 Queers on Stage (10分鐘)2006年
200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開幕片「大台中紀事」系列,獲選2007年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當代紀錄片收藏系列,以及2008年榮獲“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邀請參展。此片中,同志導演陳俊志以自然主義的筆觸鏤刻了台中歌仔戲圈內圈外,舞台上下,虛實交錯的酷兒浮世繪,探索了性別表演的遊移界線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 Scars on Memory (54分鐘)2005年
2005年6月,公共電視紀錄觀點首播。記錄西門町台客老gay三溫暖的故事。入選2005年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2005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家的變奏》系列,2005年東京國際影展《亞洲之風》單元,及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二屆台灣映畫展、2006年金穗獎優等獎(Merit Award),2006年釜山亞洲短片影展、及200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競賽片。2007年,為印度Film of Desire影展唯一獲邀的台灣影片。
我的愛滋朋友 My Positive Friends (23分鐘)2003年
2003年12月,台視、中天、緯來、JET台播映。記錄四個愛滋感染者的短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委託同志導演陳俊志拍攝的這部真實紀錄片在7000種政府出版品中脫穎而出,獲得行政院研考會舉辦的第四屆「優良政府出版品獎」。
本片為全國公衛系統及社區大學公衛及醫療倫理相關課程譽為教學效果最佳及難得真實呈現台灣愛滋感染者的生命處境的紀錄片。
幸福備忘錄 Memorandum on Happiness (53分鐘)2003年
2003年,公共電視紀錄觀點首播。記錄作家許\佑生與葛瑞的婚後生活,及第一對公開結婚的女同志湯姆與漢娜的婚姻過程與隨之而來的婚暴故事。
本片的放映傳播以及陳俊志導演的現身說法同志家暴經歷,與現代婦女基金會以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顧玉珍出版的《傷害我的是最親密的人》,在2006年,共同努力,促進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將同志同居伴侶納入保護範圍內。
入選2003年台北電影節《對位與凝望》單元,2003年《跳躍性別光譜─高雄‧兩岸三地影展》,及200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2008年,獲邀映演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C Berkeley)東亞研究所「新媒體─紀錄的衝動」(New Media in China--Documentary Impulse)主題電影。
玫瑰的戰爭 War of Roses (52分鐘)2001年
台灣本土首部對抗性騷擾紀錄片。由同志導演陳俊志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合作。入選2002年女性影展邀展之性別紀錄片。巡迴各級校園放映演講,迄今邀約不斷,為促進性騷擾防治議題,貢獻良多。
美麗少年 Boys for Beauty (63分鐘) 1999年
1999年3月及4月,華納威秀及學者影城兩度上映,以紀錄片創下與《徵婚啟事》、《魔法阿媽》同樣亮眼的票房,並稱《新新國片的文藝復興》
1999年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New Asian Current競賽片,並為山形影展中唯一被日本藝術電影發行商Image Forum挖掘於東京上映發行。同年並獲得台北電影獎商業類影片年度特別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2000年 第18屆舊金山亞美影展邀展、新加坡國際影展國際參展、以及第14屆日本福岡亞洲影展參展。同年並獲得第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觀眾最愛獎(Audience Award)
《美麗少年》問世八年以來,如今仍廣獲各級學校邀請演講放映不斷,可說是台灣性別議題紀錄片的開路先鋒與長青樹奇葩。
不只是喜宴 Not Simply a Wedding Banquet (50分鐘)1997年
本片於1997年間獲邀入選於:舊金山、夏威夷、匹茲堡、佛羅里達、紐約、加拿大蒙特婁及韓國漢城八大國際同性戀影展,以及,在紐約由崔明慧所主持的短片觀摩展:「崛起中的華人電影作者」。及1998年的日本東京錄影藝術祭、東京國際同志電影節、多倫多、紐西蘭、雪梨...國際同性戀影展,以及英國影藝學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三月在倫敦舉辦的同志影展。1998年4月的「不只是喜宴抗議新聞局事件」更建設性地促成了「中華民國錄影作品參加國際影展獎勵要點」的立法通過。
備註:本活動可計入學生電子學習履歷,請同學們記得攜帶學生證到場聆聽。
主辦單位: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
講者:陳俊志
時間:99年5月24日(一) 14:00-17:00
地點:壽豐校區文學院A207室
講者簡介:
陳俊志,紀錄片導演,關注弱勢議題,向不義戰鬥,用文字和影像實踐社會運動。作品有《不只是喜宴》《美麗少年》《玫瑰的戰爭》《幸福備忘錄》《我的愛滋朋友》與《無偶之家,往事之城》《酷兒舞台》和《沿海岸線徵友》。常上街頭及媒體為同志議題發聲,作品社會性強烈,《美麗少年》登上華納威秀及學者全球影城,創下新高票房,獲頒1999年台北電影獎商業類年度特別獎,2000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觀眾最愛獎。歷年來作品獲邀參展於國際同志影展,亞美影展,山形影展,新加坡影展,福岡影展。2005年作品《無偶之家,往事之城》記錄中老年同志的人生滄桑,創作了繼《美麗少年》《幸福備忘錄》之後的同志三部曲完結篇。2006年獲邀拍攝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開幕片系列之《酷兒舞台》,2007年改編詩人鯨向海的詩作,拍攝影像詩短片《沿海岸線徵友》。
2007年,以台美移民家族史寫作計畫《台北爸爸,紐約媽媽》獲得台北文學獎寫作年金首獎。
2008年,以高樹少年死亡事件為本,寫作《人間‧失格》,獲得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
陳俊志導演拍攝之性別紀錄片,這十年來除了參展邀映於國內外主要影展,與其他台灣紀錄片最大的不同是,最重要的是其系列性別紀錄片是長期致力於促進校園內外的性別教育,十年來巡迴映演於國內各級學校,從小學到大學、研究所,在性別教育週、教師研習營、或全校週會採取單片放映暨專題演講方式。
2006年,國立暨南大學首度以導演專題的方式,在校園內以一週的時間邀映陳俊志導演的所有作品,成功\舉辦了陳俊志影展。
2007年,日本的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以及日本大學,也舉辦了陳俊志導演的專題講座。
2008年,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以及國立成功\大學,又以「文化創意產業」及「性別多元影像」的切入點,配合大學內相關科系,舉辦一週放映完整作品之陳俊志影展。
2008年12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C Berkeley)東亞研究所,邀請陳俊志導演及他的性別紀錄片於「中國新媒體─紀錄的衝動」(New Media in China--Documentary Impulse)國際論壇發表,造成轟動。
2009年8月,陳俊志導演以副教授資格,應聘為國立中正大學駐校藝術家。
美麗少年電影工作室為紀錄片導演陳俊志創立之獨立製片電影工作室,自1997年拍攝製作第一部性別議題紀錄片《不只是喜宴》迄今,已完成八部性別議題紀錄片,表列如下。
歷年累積之作品觀影人次── 電視播映,影展放映,校園巡演,網路youtube傳閱\,加上戲院上映── 十年來八部影片,國內國外估計超過數十萬人次以上。1999年《美麗少年》登上華納威秀院線上映,以紀錄片締造當年國片票房第三名的佳績。以性別影片開創台灣紀錄片新局,開啟了日後《翻滾吧男孩》《無米樂》《生命》紛紛登上戲院的台灣奇蹟。
美麗少年電影工作室/陳俊志導演歷年製作拍攝之紀錄片作品參展及映演紀錄:
沿海岸線徵友 Fragile in Love (12分鐘)2007年
2007年公共電視「影像詩」系列作品之一。入選2007年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詩人導演鴻鴻評論此片為,「陳俊志以男同志的戀情與胴體,對應鯨向海的抒情詩行,可視為有意的誤讀,也可視為詩中潛意識的挖掘與翻譯,卻成就可比美法斯賓達《霧港水手》的同志意象。」
酷兒舞台 Queers on Stage (10分鐘)2006年
200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開幕片「大台中紀事」系列,獲選2007年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當代紀錄片收藏系列,以及2008年榮獲“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邀請參展。此片中,同志導演陳俊志以自然主義的筆觸鏤刻了台中歌仔戲圈內圈外,舞台上下,虛實交錯的酷兒浮世繪,探索了性別表演的遊移界線
無偶之家,往事之城 Scars on Memory (54分鐘)2005年
2005年6月,公共電視紀錄觀點首播。記錄西門町台客老gay三溫暖的故事。入選2005年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2005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家的變奏》系列,2005年東京國際影展《亞洲之風》單元,及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二屆台灣映畫展、2006年金穗獎優等獎(Merit Award),2006年釜山亞洲短片影展、及200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競賽片。2007年,為印度Film of Desire影展唯一獲邀的台灣影片。
我的愛滋朋友 My Positive Friends (23分鐘)2003年
2003年12月,台視、中天、緯來、JET台播映。記錄四個愛滋感染者的短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委託同志導演陳俊志拍攝的這部真實紀錄片在7000種政府出版品中脫穎而出,獲得行政院研考會舉辦的第四屆「優良政府出版品獎」。
本片為全國公衛系統及社區大學公衛及醫療倫理相關課程譽為教學效果最佳及難得真實呈現台灣愛滋感染者的生命處境的紀錄片。
幸福備忘錄 Memorandum on Happiness (53分鐘)2003年
2003年,公共電視紀錄觀點首播。記錄作家許\佑生與葛瑞的婚後生活,及第一對公開結婚的女同志湯姆與漢娜的婚姻過程與隨之而來的婚暴故事。
本片的放映傳播以及陳俊志導演的現身說法同志家暴經歷,與現代婦女基金會以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顧玉珍出版的《傷害我的是最親密的人》,在2006年,共同努力,促進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將同志同居伴侶納入保護範圍內。
入選2003年台北電影節《對位與凝望》單元,2003年《跳躍性別光譜─高雄‧兩岸三地影展》,及200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2008年,獲邀映演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UC Berkeley)東亞研究所「新媒體─紀錄的衝動」(New Media in China--Documentary Impulse)主題電影。
玫瑰的戰爭 War of Roses (52分鐘)2001年
台灣本土首部對抗性騷擾紀錄片。由同志導演陳俊志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合作。入選2002年女性影展邀展之性別紀錄片。巡迴各級校園放映演講,迄今邀約不斷,為促進性騷擾防治議題,貢獻良多。
美麗少年 Boys for Beauty (63分鐘) 1999年
1999年3月及4月,華納威秀及學者影城兩度上映,以紀錄片創下與《徵婚啟事》、《魔法阿媽》同樣亮眼的票房,並稱《新新國片的文藝復興》
1999年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New Asian Current競賽片,並為山形影展中唯一被日本藝術電影發行商Image Forum挖掘於東京上映發行。同年並獲得台北電影獎商業類影片年度特別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2000年 第18屆舊金山亞美影展邀展、新加坡國際影展國際參展、以及第14屆日本福岡亞洲影展參展。同年並獲得第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觀眾最愛獎(Audience Award)
《美麗少年》問世八年以來,如今仍廣獲各級學校邀請演講放映不斷,可說是台灣性別議題紀錄片的開路先鋒與長青樹奇葩。
不只是喜宴 Not Simply a Wedding Banquet (50分鐘)1997年
本片於1997年間獲邀入選於:舊金山、夏威夷、匹茲堡、佛羅里達、紐約、加拿大蒙特婁及韓國漢城八大國際同性戀影展,以及,在紐約由崔明慧所主持的短片觀摩展:「崛起中的華人電影作者」。及1998年的日本東京錄影藝術祭、東京國際同志電影節、多倫多、紐西蘭、雪梨...國際同性戀影展,以及英國影藝學院(British Film Institute)三月在倫敦舉辦的同志影展。1998年4月的「不只是喜宴抗議新聞局事件」更建設性地促成了「中華民國錄影作品參加國際影展獎勵要點」的立法通過。
備註:本活動可計入學生電子學習履歷,請同學們記得攜帶學生證到場聆聽。
主辦單位: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
5/19/2010
下週的演講
下週系上有三場演講,分別是:
1)【美麗少年的彩虹紀事—紀錄片創作與同志生命】
時間:5/24 14-16
地點:文A207
講者:陳俊志
2)【個人的文學創作經驗──胡續冬vs.劉克襄】
時間:5/26 19-21
地點:文學院八角亭
講者:胡續冬VS劉克襄
3)【翻譯的忠實與背叛:以《都柏林人》的中譯為例】
時間:5/27 14-16
地點:文D221
講者:莊坤良
1)【美麗少年的彩虹紀事—紀錄片創作與同志生命】
時間:5/24 14-16
地點:文A207
講者:陳俊志
2)【個人的文學創作經驗──胡續冬vs.劉克襄】
時間:5/26 19-21
地點:文學院八角亭
講者:胡續冬VS劉克襄
3)【翻譯的忠實與背叛:以《都柏林人》的中譯為例】
時間:5/27 14-16
地點:文D221
講者:莊坤良
5/13/2010
【英史】Questions for Mrs. Dalloway (Deadline: 5/21, 12 p.m.)
Choose one from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to write an essay. Cite texts to support your argument.
1)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larissa’s party and Lady Bruton’s?
2) What’s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aesthetic and ideological) of creating a morbid figure like Septimus in such a novel that seems to center on the life-affirmative dinner party?
3) Analyze any character's relationship with food in Mrs. Dalloway. How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od and sociopolitical power linked in Woolf's depiction of different eating scenes?
4) Explicate some “connective devices” that Woolf uses to integrate the seemingly disconnected private consciousness of various individuals in Mrs. Dalloway.
5/11/2010
【文讀】The Love Poetry of John Donne (deadline: 5/18, 12 p.m.)
In Petrarchan sonnets, woman was always disdainful; the male lover was always sighing, weeping, and tends to alternate bouts of fever and chill. Donne's love poetry rejects this tradition and pleas for a more realistic vi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Oftentimes, cynicism replaces idealism as the reigning mood in Donne's love poetry. Although Petrarchanism is acknowledged in Donne's poetry, it is always referenced with a witty cynicism.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view that this "cynicism" might jeopardize sincerity in Donne's love poetry? Are you convinced by the speaker's slick tongue when he dramatizes, analyzes, and illustrates by a wealth of metaphysical analogy the state of being in love? Explain your reasons; cite any love poems from the mass of Donne's poems we read so far to prove your points.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view that this "cynicism" might jeopardize sincerity in Donne's love poetry? Are you convinced by the speaker's slick tongue when he dramatizes, analyzes, and illustrates by a wealth of metaphysical analogy the state of being in love? Explain your reasons; cite any love poems from the mass of Donne's poems we read so far to prove your points.
Subscribe to:
Posts (Atom)